时代劳模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播者:全国劳动模范付家祥

2025-06-30 19:09:47 来源:文旅头条 阅读量:

  他集众人智慧,使出“削除装置瓶颈”“补齐管理短板”“加强设备维护”的三板斧,装置生产通量保持在4500/h以上,PVC实物电石消耗每吨也降低100多公斤,每年节约成本800万元;他带领完成了多项技术改造,沸腾干燥床技改,每年节约电/蒸汽250万元,特种树脂的生产能够创造效益2000万元,自动化包装机改造节约人工费用70万元/年,创造了上亿元经济效益。

  他就是云南能投绿色新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全国劳动模范付家祥。

  一路走来,付家祥从一平浪盐的井下矿工,到守护百人车间的昆明云能化工树脂分厂厂长,再到护航全局发展的云南普阳煤化工常务副总经理,他把匠人精神熔铸成系统破局的管理智慧。二十六年如一日,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他始终如一的匠心坚守、永不懈怠的奋斗本色。

  壮志不减 做精益生产的“引领者”

  自2020年荣膺全国劳动模范以来,付家祥从未停止前进的足迹。因工作需要,付家祥于2024年4月从昆明安宁市调到文山州砚山县。自从踏入壮乡热土,全新的征程开启了他从“零”开始的人生规划。履新时,沾机油的劳保手套、技术改进笔记本和车间集体照,这三件“初心信物”成为他破局的关键。

  他把“提前干、抢着干、干得好”的理念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效。运用“现场6S攻坚破局术”精准破题化工现场管理顽疾。聚焦生产过程中物料无序与设备腐蚀两大痛点,通过系统性方法强力攻坚。物料管理方面,他创新实施“网格化+目视化”定置策略,明确分区、标识清晰、流程固化,半年内实现物料定置率100%,彻底消除混放、错用隐患,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与周转速度;设备管理方面,他建立“预防性防腐清单”与“可视化管理”看板。强化日常点检、标准化作业与责任到人,开展岗位6S竞赛与案例培训,推动员工从“被动整改”到“主动维护”,结合PDCA循环,把“311安全文化理念”做到极致,关键设备防腐达标率跃升至98%。此举显著夯实了安全生产根基,为装置长周期、高负荷、稳产优产提供了规整的现场管理保障。

  他将安全生产和环保合规置于首位,牢固树立“红线意识”,坚守“底线思维”。持续推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,强化重大危险源智能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,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。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工艺,带头推动污染物源头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,着力打造安全高效、绿色清洁的现代化工标杆企业,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,全面提升生产运营质量与效益。

  创新不止 做攻坚克难的“开拓者”

  他领带团队聚焦行业领域难题,依托“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精选不同岗位技术骨干组成跨专业团队,在深化改革、创新提质、降本增效等关键环节持续突破。

  在电石炉消缺攻坚工作中,他带领团队针对电石炉绝缘系统故障频发问题,连续多天驻守检修现场,以“故障根因追溯+团队能力淬炼”双轮驱动破解难题,消缺后装置月均停车次数从16.66次降至9次,故障处置时间缩短62%,进一步提升装置开车率,精益生产取得实效。

  在全兰炭工艺突破中,他带领团队构建“外部经验内化+内部工艺重构”创新体系,牵头组建“跨企业技术攻关联盟”,邀请专家开展2轮“理论+实操”培训,带领技术团队建立兰炭原料“五维质控标准”,创新“电极压放-负荷调节”联动操作法。在试生产阶段设置12个工艺监测点,组织班组成员开展36次异常工况推演,通过28天连续工艺参数优化,使兰炭使用比例从60%提升至100%。

  在聚焦高端化学品、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技术攻坚中,他带领团队攻克一批制约产能提升、产品质量升级及成本优化的核心技术难题。积极探索和实践化工行业“数智化”转型,大力推进DCS、SCADA、MES等系统集成,推广先进控制系统、在线分析仪表应用及预测性维护技术,引进出炉机器人,提升本质安全与精益运营水平,加速智能化工厂建设,以技术红利驱动质量、效率、动力变革。

  在协同创新机制中,他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加强与高校、集团、公司内部技术力量的协同攻关。通过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“技术论坛”等形式,共享经验,开放合作,加速成果转化与应用,塑造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  初心不改 做工匠技艺的“传承者”

  在优秀人才“代言”——挖掘、推荐人才上,他充分发挥劳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,积极向集团和组织推荐团队中涌现出的技能尖子、创新骨干,打通发展瓶颈。他推行“党员先锋岗”与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双轮驱动模式,老师傅们通过“师带徒”“匠带兵”等方式手把手向青年技术骨干传授专业技术技能、工作方法与技巧、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、应急处置等实操技巧,培养一线技术能手。他们废寝忘食,奋勇当先,生产现场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
  在搭建成长发展的“阶梯”——拓宽上升通道上,他引导规划职业发展,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基础、兴趣和潜能,协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技能提升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;他推动技术技能评价体系落地,带头参与并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评价体系,关注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实践性,反映团队成员的技能真实水平和发展潜力。

  依托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“QC活动”“金牌班组建设”等平台,亲自传授精湛技艺与安全生产经验,加速培养“一专多能”型复合人才。

  在育才提质铸魂,让“匠艺”有传承中,他强化精准培训体系,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和新技术发展需求,组织制定个性化技能提升计划。在弘扬工匠精神中,他选树身边的技术能手与创新标兵,营造“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”的浓厚氛围。组织开展岗位练兵、技能竞赛、“五小”(小发明、小创造、小革新、小设计、小建议)创新活动,充分激发全员创新热情。

  热忱不减 做职工冷暖的“关怀者”

  尽管肩负生产经营多重压力,付家祥始终以滚烫热忱为底色,统筹产改、行政后勤与团队建设,以实际行动传递对职工的关怀。他领带团队聚焦行业领域难题,在深化改革、创新提质、降本增效等关键环节持续突破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产业报国、工业强国”的初心使命。

  他深入推动产改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,构建多元化职业发展体系,打通管理、技术、技能三序列发展通道,特别是加大高技能人才、技师的培养,使一线技工“有地位、有荣誉、有实惠”。推动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、评优评先、职业发展等紧密挂钩。他强化权益保障,让“匠人”有依靠。关注职工身心健康,持续改善工作环境,提升化工产业工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增强队伍稳定性。

  他敢于做和谐团队的“黏合剂”,始终保持谦逊务实作风,在生产管理最前沿、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、靠前指挥,以无私奉献精神感召带动全体员工。并倡导公司“一家人、一条心、一盘棋、一个调”理念,打破部门壁垒,强化跨岗位、跨工序协作,鼓励知识分享、经验共享,营造互学互帮、共进共赢的团队氛围。

  在后勤服务管理中,他以“员工餐桌即企业民心”为切入点,在品类重构上,结合地域饮食特点,每周推出3款时令创新菜,让员工吃得有营养;在质控体系中,建立“食材溯源—烹饪监控—留样检测”全链条台账,每日抽查菜品分量误差不超过5%,成为员工“大家庭”的放心食堂;在反馈机制上,通过问卷调查实时收集诉求,满意度明显提升。

  “作为一线的管理者,肩负着企业的重托与职工的期望,我深感责任如山、使命荣光,荣誉更是催征的号角,我将继续以劳模精神为指引,笃行不怠,再续担当,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扎根生产一线”,他坚定地说。

  在时代的长河中,付家祥同志以全国劳动模范的崇高荣誉为笔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奋斗篇章,他用汗水浇灌梦想,以坚守诠释担当,用实际行动证明:劳动创造价值,奋斗成就辉煌。

  (夏冰/文 普阳化工/图)

责任编辑:飞扬

免责声明:华亿在线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知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阅读

一路走来,付家祥从一平浪盐的井下矿工,到守护百人车间的昆明云能化工树脂分厂厂长,再到护航全局发展的云南普阳煤化工常务副总经理,他把匠人精神熔铸成系统破局的管理智慧。

2025-06-30

43岁的放映员刘本向蹲在设备旁专注调试,在他身后,69岁的父亲刘宽校正抚平银幕褶皱,为开场作好准备——这对“放映父子兵”用近半个世纪的接力,让流动的“星空影院”成为了边境乡村最温暖的文化记忆。

2025-06-11

  将满腔热忱倾注于家乡的热土,十余年如一日专注于玉米遗传育种、栽培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,“85后”玉米专家李自卫扎根祖国西南边陲,以奋斗书写青春华章。

2025-06-10

  4月28日上午,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。全国2426人受到表彰,云南59人在列,来自云南能投集团的赵生艳便是其中一位。

2025-06-06

  日前,这位省级非遗传承人面对两百余名现场师生与千余名线上学子,将滇红茶制作技艺的密码娓娓道来。

2025-06-03

谈起自己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经历,云南谦律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莹说,2007年,她因一场意外导致肢体残疾,至今仍在不断接受康复训练。“所以,我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和专业为残疾人提供有温度的法律援助服务。

2025-05-31

热门推荐

推荐阅读

热门图集

关于我们 | 媒体合作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电话:13769115497 投稿邮箱:ynjjrbw@163.com 值班编辑微信号:ynjjrbw 广告投放:18287516758
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:530103001192889 ICP经营许可证:滇ICP备2025055078号-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:12377 华亿在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3769115497

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

技术支持:阿里云计算

免责声明: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微信(微信号:ynjjrbw)或邮箱(ynjjrbw@163.com)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